师生话课改
编者语:
作为课改的亲历者、课堂的主人,教师和学生的感受与体会更能说明课改的成败得失。大家聚焦课堂,“七嘴八舌话课改,三言两语论短长”,旨在提高认识、达成共识,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有专家称,高效课堂应该是“生命的狂欢、知识的超市”。我们相信:“没有最好,但有更好”,不断建设和完善高效课堂是一中人孜孜不倦的追求。
语文教师 李凤阳
我们不要走极端,把什么问题都完全放手让学生解决,老师成了一个观众,这也是不可取的。课堂教学无论怎么改,都应是扎实的、务实高效的。如果离开教师的讲解与点拨、引导与组织,那么知识的生成、知识的检测等就无从谈起。所以对与学生互动以后所生成的一些知识、问题教师应该有一个短而精的归纳,要给孩子们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规律与联系,要在学生认知水平上再升华。
数学教师 贾瑞强
教师在课前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将本节课内容分割成几个小块,让每个小组以分块内容展示讨论研究结果,这样,既达到大面积让学生去参与的目的,又使时间能充分合理的利用起来。
化学教师 史艳菊
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载体。一方面教师在教学引导中要精心设计好问题,要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设计真实性、经验性、创造性和评价性问题;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大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自己解决问题。教师要倡导无错原则,即疑问无禁区、疑问无错误,告诉学生珍惜并行使问题咨询权。
英语教师 张萍
原来我上课都是把提前准备好的课讲给学生听,完全是根据我的思维认识考虑问题。自学校推行课改以来,我把课堂还给学生后,我发现他们经常会给我很多惊喜,对于一个问题大家会有很多不同的见解,绝对是我一个人备课时想不到的。
前几天上课时学案上的一个汉译英句子,我提前只写了一种答案,课堂上学生却在黑板上展示出四种译法,不仅译得正确,而且句子结构运用得也相当好,当时我觉得特别高兴!我们真的需要给他们更多的平台和空间让他们展示自己,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采用有利于他们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
生物教师 卫婷婷
新课程的本质定位为“交往”,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必须和学生成为好朋友,彻彻底底地放下教师的架子,学会多以商量的口吻和态度与学生平等地对话、沟通、合作,和学生共同探讨、研究,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以“共建”的方式来“以教促学”、“互教互学”。在课堂上,我们看到了教师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看到了教师不是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帮助学生获得信息,提取有效信息,进而解决问题。
课改以后,有些教师反映课堂纪律变差了,又不得不板起脸孔整顿乱哄哄的场面。我个人以为,只要教师善于引导、调控,让学生“乱”得有“形”,“形”乱而“神”不乱,又何尝不可?从某种意义上讲,“活”与“乱”是等价的。教师如能正确地处理好“收乱”与“放活”,把对学生在一定的自由探究的“乱”与教师不露痕迹的“收”结合起来,让教师做个“平等中的首席”,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25班学生 王雅丽
通过小组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思维相互碰撞,时常擦出火花。同一道题,有时经过激烈讨论,有四五种解法,这更使我们开拓思维,避免了闭门造车,而且这种形式也使同学们有了竞争意识,有助于形成积极而良好的学习氛围。
396班学生 王润伟
我作为课改的受益者,对课改有着深刻的体会。
第一:课改使我学会了说话。
以前的我腼腆内向,在众人面前不敢说话。这既不利于自身发展,也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而课改正是一副良药。分题到组,合作探究,小组展示,给同学们提供了主动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二:课改使我学会了学习。
由于分题到组,我们必须提前预习学案,在预习过程中,本着对小组负责的态度,所以大家对每道题都认真思考,长期坚持,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第三:课改使我们懂得了团结与合作。
由于课改,我们都有了自己的学习小组,任何学习上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这就避免了独自思考所花费的时间,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又增加了同学之间的友情。
411班学生 王佳晨
以前,在这条船上,老师是舵手,我们是乘客。我们只不过是跟随着老师欣赏一些沿途的风景,听老师讲述一些驾船的技术。
而现在,我们成了舵手,老师变成了船长,只是对我们进行引导。通过自己的探索,我们不但学会了如何驾船,而且欣赏了远方迷人的风景,这是多么令人欣喜的事啊!这时的学习成了主动的、积极的。使我们对知识产生了兴趣,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这样的学习方式才是真正属于学生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