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讲台 秀出自己
408班 齐浩然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大家好:
自从学校实行“335”课堂模式以来,我们大家都积极地去体会此种模式为我们的学习带来的好处,每天围绕学习目标、利用学案导读导思导练进行课前预习,并不断查阅各种资料,绞尽脑汁思考学案上的每一个细节。这都源于我们大家对知识的渴求,对科学殿堂的向往。但是对于我来说,这里面相当大的一部分动力源于在课堂上的展示自己。
每节课小组成员进行交流以后便开始了课堂展示的过程,这时讲台就属于了我们。从自己对学习目标的理解开始,到对教材重点的提炼,再到学案问题的解决,每个小组的代表站在讲台上把本小组分配到的知识点向大家阐述。他们时而在黑板上绘制框架模型图,时而形象得运用肢体语言,一举一动,有板有眼,仿佛自己真成了老师!
这时我不禁想起了自己以前在课堂上表现。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几乎没有让一个学生站起来完完整整回答过问题,最常见的就是老师对我们说:“这个题的答案是?”我们在下面整齐地回答:“2.”;到了初中,老师在课上偶尔有发问,如果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胡乱回答,我也就跟着他们念念自己的答案,而若老师点名让同学们站起来说说自己的想法的时候,我却把头使劲低了下去,生怕让老师点到自己站起来。甚至老师点到了别人的名字以后,自己还对自己说:“好险啊!”好像站起来回答问题是个多么不幸运的事情一样。
刚升入高中的时候,我还是延续着初中的习惯。小组讨论跟同学们交流的时候我嗓门最大,可到了展示的时候我总是呆在下面看着别的成员上去展示。但是,每当别的同学因展示得精彩而得到全班掌声的时候,我总是有点不甘心:为什么得到掌声的不是我?我还可以讲得比他好!
那一天,我终于自告奋勇代表小组上讲台展示讨论成果。刚刚走上讲台,我便开始后悔。看着讲台下几十双眼睛盯着自己,双腿就开始发软。心想:要是讲错了,那多不好意思啊。便开始打起了退堂鼓,可又一想,如果这时候下去,就更丢人了,还是硬着头皮讲吧!于是,我便开始了第一次授课之旅。开始时有些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可越讲越有感觉,越讲越想讲。当我讲完预定的内容走下讲台的时候,全班同学给了我热烈的掌声。这感觉,果然很好。
从此,我就开始了转变。以前那个低头的我不见了,变成了现在经常把手举得很高的我;以前那个心里默念“别让我上别让我上”的我不见了,变成了现在利用座位优势冲向讲台的我;以前被动听课的我不见了,变成如今这个主动展示自己的我。
一年多的讲台经验,不仅让我成为了课堂上的活跃之星,拉近了和各个同学的距离,更让我在与别的同学争论问题的过程中加强了自己的表达能力,辩论技巧。最重要的是,为了每天能在讲台上“秀”一下,课前我都积极的利用学案进行预习,充分思考每一个问题;为了扑灭别的同学在讲台上的“嚣张气焰”,我总是认真得倾听他人,不漏过一个细节。
现在,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化,表现自我的机会越来越多,前几天我甚至还扮演了一次真正的老师,成功的组织同学们进行了一次课堂学习。课后,连老师都为我竖起了大拇指。
课堂展示点燃了我的学习激情,让我每一天的收获都颇为丰富。相信长此以往,“三三五”模式下的新型课堂必会助我们铸就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