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政治科学案
周次:第十二周 编号: 20 时间:11.7~11.13 编制:刘秀荣 审核:
第二单元复习(二)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一、公司的经营
(一)公司的类型 1、企业 (1)含义: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济组织 (2)地位: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3)所有制类型:①从性质看: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构成社会主义企业体系②从投资方式和组织形式看:企业包括公司制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2、公司 (1)含义: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2)设立:成立公司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办理一定的登记手续,取得法律上的承认。 (法人:是相对于自然人而言。自然人是以生命为存在特征的个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
3、公司的类型: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两种,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4.通常都设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包括:决策机构即公司的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负责处理公司的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执行机构即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监督机构即监事会,负责对董事会和总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这些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使公司的发展具有充分的活力。
5.公司制的优点:二者都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管理制度等优点
(二)公司的经营和发展 1、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 (1)直接目的:利润 (2)意义:保持一定的营利目的,公司才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2、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①这是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也是提高我国整体竞争力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②企业取得优势最根本的是掌握核心技术,加强自主创新
(3)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①企业形象的含义: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产品、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评价和认可;②企业信誉和形象的表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③企业信誉和形象的作用: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④树立企业信誉与形象的途径:开展正当竞争和反对不正当竞争
3、企业兼并和破产 兼并: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吞并那些长期亏损甚至资不抵债企业的经济现象;意义: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 破产:对那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照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 意义: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可以及时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
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新时代的劳动者 (一)劳动和就业 1、劳动 (1)含义: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2)意义: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劳动创造文明,创造了财富,促进人的发展,推动历史前进。
(二)1、.我国就业的意义:
(1)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2)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生产力能够不断再生产。(3)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我国就业的形式:(1)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2)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3)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我们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3.针对我国的就业形式采取的措施:A:国家: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经济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B:劳动者:(1)树立自主择业观。(2)树立竞争就业观。(3)树立职业平等观。(4)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三)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做法: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的。因此,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采用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要求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进行维权,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
第六课、投资的选择 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1、储蓄存款的含义: 2、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包括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以及邮政企业等依法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3、人们储蓄存款的目的各不相同,但都能获得利息。利息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唯一收益,是银行因为使用储蓄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利率水平。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在我国,存款利息收入的20%要作为税收上缴国家。4、储蓄存款的分类。目前,我国的储蓄主要有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两大类。作为投资对象,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活方便,适合个人日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存储,但收益低定期储蓄流动性较差,收益高于活期储蓄,但一般低于债券和股票。与低收益相对应,因为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但也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的风险,以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
二、存款,债券,股票的主要特点:1.存款:作为投资对象,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活方便,适合个人日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存储,但收益低。定期存款流动性差,收益高于活期存款,但一般低于债券和股票。因为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但也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2.股票: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越大,投资风险也越大。因此,股票是一种高风险,高利润的投资方式。3债券:(1)国债:风险小,国债利率较其他债券低,但一般高于相同期限的银行储蓄存款利率。(2)金融债券:利率通常低于一般的企业债券,但高于风险更小的国债和银行储蓄存款。(3)企业债券:是一种风险大的债券,企业债券的利率通常高于国债和金融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