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化学学案
周次:11 编号:22 时间:2011年11月 日 主编: 贾 芳 审核:____________
第二章 第二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 学会用双线桥法、单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情况。
2. 学会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相对强弱的方法。
3.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学习重点、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学习过程:
目标一、用双线桥法、单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情况
【导读】阅读课本P36示例
【导思】1.用双线桥法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Fe2O3+3CO=====2Fe+3CO2 2KClO3====2KCl+3O2↑
2H2O2====2H2O+O2 ↑
【导读】阅读课本P37示例。
【导思】2用单线桥法表示以上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导读】小结:单双线桥的区别:①相同点:电子转移的数目和计算方法一样;②不同点:双线桥中,一个箭头由反应物中还原剂里元素化合价_____的元素指向______产物中对应的元素,另一个箭头由反应物中氧化剂里元素化合价_____的元素指向______产物中对应的元素,并用文字说明得失电子及化合价升降情况;单线桥中,箭头由反应物中元素化合价______的元素指向元素化合价______的元素,线上只标出转移电子的总数。
目标二、氧化性、还原性相对强弱的比较
【导思】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还原性依次
K+ Ca2 + Na+ Mg2+ Al3+ Zn2+ Fe2+ Sn2+ Pb2+ H+ Cu2+ Fe3+ Ag+
氧化性依次
【导思】4.根据反应方向判断:若下列反应能向右进行: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则氧化性强弱为: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强弱为: 还原剂﹥还原产物
例如:2FeCl3+Cu === 2FeCl2+CuCl2氧化性: ﹥ 还原性: ﹥
【导思】5.根据反应条件判断
【导读】当不同的氧化剂(或还原剂)作用于同一种还原剂(或氧化剂)时,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难易进行判断。反应条件的难易一般指反应是否需加热、温度高低、有无催化剂等方面判断。条件越简单,氧化性(或还原性) 。例如:4HCl(浓)+MnO2===MnCl2+2H2O+Cl2↑ 16HCl(浓)+2KMnO4=2KCl+2MnCl2+5Cl2 ↑ +8H2O
可知氧化性:
【导练】1.有A.B.C.D.四种物质,已知它们能发生下列变化:
① A2++B===B2++A ② A2++C===C2++A
③ B2++C===C2++B ④ C2++D===D2++C
由此可知,各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A.氧化性:A2+>B2+>C2+>D2+ B.氧化性:D2+>C2+>B2+>A2+
C.还原性:A>B>C>D D.还原性:D>C>B>A
目标三、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导读】对于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失去电子总数与得到电子总数相等,对于离子反应反应前后电荷总数相等。
【导思】6.配平碳与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标出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
0 +5 +4 +4
C+ HNO3(浓) CO2↑+ NO2 ↑ + H2O
②标出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0 +5 +4 +4
C+ HNO3(浓) CO2↑+ NO2 ↑ + H2O
③使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总数相等
0 +5 +4 +4
C+ HNO3(浓) CO2↑+ NO2 ↑ + H2O
④用观察的方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配平后再把单线改成等号
C+ 4HNO3(浓) == CO2↑+ 4NO2 ↑ + H2O
【导练】2.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Cu + H2SO4(浓) Cu SO4+ SO2↑+ H2O
Na + H2O NaOH + H2↑ FeCl3+ Fe FeCl2
【课后小结】本节课我们要掌握的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