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物理学案26
竖直上抛运动
第 周 班级: 姓名: 编制:袁焕平 审核:
学习目标:
(1).知道竖直上抛运动的定义,掌握竖直上抛运动的特征和基本规律。
(2).能利用竖直上抛运动规律熟练的计算竖直上抛物体的位移、速度及运动时间。
重点难点:能利用竖直上抛运动规律熟练的计算竖直上抛物体的位移、速度及运动时间。
学习过程:
目标一:竖直上抛运动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的运动叫做竖直上抛运动。
(2)性质:初速度,加速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通常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3)基本规律:(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
速度公式:
位移公式:
位移速度公式:
(4)基本特点:
A
|
B
|
C
|
试证明:上升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与回落到抛出点所用的时间相等。落回到抛出点的速度与抛出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总结:上升过程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对对称性的理解如右图所示,小球自A点以初速度竖直上抛,途径B点到达最高点C,自 (C与点在同一位置)点下落途径点(B与点在同一位置),最后回到抛出点 (A与在同一位置)。则与 ,从B到C与从到的时间关系为:
(5)处理方法:整个竖直上抛运动分为上升和下降阶段,但其本质是加速度为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处理时可采用两种方法:
① 分段法:上升过程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为自由落体运动。
② 整体法:将全过程看作是初速度为,加速度为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以上三个基本规律可直接应用于全过程,但必须注意方程的矢量性。一般取的方向为正方向,则时表示物体正在上升,时表示物体在下降,X为正时物体在抛出点的上方,X为负时物体在抛出点的下方。
典型例题分析:
例1、某人在高层楼房的阳台外侧以20的速度竖直上抛一个石块,石块运动到离抛出点15处时,所经历的时间为多少?(不计空气阻力,取)
例2、一个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当它经过抛出点上方0.4处时,速度是3,当它经过抛出点下方0.4处时,速度应为多少?(取 )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