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语文学案
周次:13 编号:63 时间: 主编:张家栋 审批:
离 骚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抓住关键语句,疏通诗句;
2、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重点难点: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抓住关键语句,疏通诗句;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学习过程:
【导读】骚体诗的诵读节奏:
骚体诗的节奏要复杂一些,但仍有规律可循,这就是每个诗句都可以分成两半,中间用虚词连接,前一半占两拍,后一半看起来似乎只有一拍,但加上延长音或停顿,其实也是两拍。所以,它的基本句式是:
X——X X 虚词 X X(空拍或加语尾助词),一般一句是三四个节拍。
下面试从课文中举几个例子,虚词皆加括号。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芳——与泽(其)——杂糅(兮), 唯——昭质(其犹)——未亏。
《离骚》本来是用楚地曲调吟诵的,音乐性很强,诵读时首先要划分好节奏。诵读时,上分句末字“兮”,犹如现之“啊”,读音要稍长,押韵的字要重读。
【导思】一、分析文章第一部分。
X——X X 虚词 X X(空拍或加语尾助词),一般一句是三四个节拍。
下面试从课文中举几个例子,虚词皆加括号。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芳——与泽(其)——杂糅(兮), 唯——昭质(其犹)——未亏。
《离骚》本来是用楚地曲调吟诵的,音乐性很强,诵读时首先要划分好节奏。诵读时,上分句末字“兮”,犹如现之“啊”,读音要稍长,押韵的字要重读。
【导思】一、分析文章第一部分。
1、集体朗读课文这一部分内容。
2、第一节中,诗人为什么“太息”“掩涕”?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提问:屈原一生“好修姱以鞿羁鞿兮”,却为什么“謇朝谇而夕替”,有哪三个原因?
4、屈原怎么对待这种不公平的待遇?(用诗句回答)屈原是什么态度?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二、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1、集体朗读课文这一部分内容。
1、集体朗读课文这一部分内容。
2、第二段中哪些句子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斗争?
3、“兰皋”“椒丘”有什么寓意?“初服”又比喻什么?
4、“制芰荷以为衣兮,……芳菲菲其弥章”从各方面写自己衣饰的高洁,作者繁复地描述种种衣饰,意在表明什么?
5、节选的这部分里第一节先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第二节接着却又说“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其未远”,前后是否有矛盾?
【导练】你最喜欢《离骚》中哪两句诗,哪句或哪几句诗引起了你的共鸣,屈原的爱国思想感情对你有什么启发?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