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地理学案
周次 18 编号 29 时间 12.19—12.25 主编:张红彬 审核:
山地的形成(一)
【学习目标】
1、以山岳为例分析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掌握褶皱山的成因和特征。
2、解释“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学以致用,解释储油、储水构造。
【重点难点】
褶曲的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现今地貌。
【学习过程】
【导 读 一】:阅读教材73页一、二自然段内容。
1、山地有多种类型,如 山、 山、 山等。它们的形成和发展都与 有关。
2、褶皱是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 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 ,产生一系列的波状 。
3、褶皱的基本形态是 和 。
4、从形态上看,岩层向上拱起一般属于 ,岩层向下弯曲一般是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来看,如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部分岩层较新属于 反之,如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部分岩层较老则属于 ;在地貌上,有时候背斜顶部因受到 ,常被侵蚀成 ,而向斜由于 部受 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 。
【导 思 一】:
1、陆地地形有哪几种类型?山地又有哪几种类型?它们的形成与发展都与什么有关?
2、褶皱与皱曲有何区别?
3、褶曲的基本形态有哪些?
4、(探究学习)从哪些方面判定背斜和向斜?
5、略举世界著名的褶皱山并分析其成因。
【导练一】:
课本74页的活动题
1、 判断甲乙两地何处是背斜,何处是向斜?
2、 判断甲地成为山岭、乙地成为谷地的原因。
3、 假设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为什么?
【导 读 二】:阅读教材73页第四自然段和图4.10
【导 思 二】:
1、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是什么?
2、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什么地表形态?
3、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形成什么地表形态?
4、板块发生背离运动会产生什么的后果?
【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