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和风带
高一地理学案
时间3.14—3.19 编号15 班级 姓名 编制:刘杰 审核
【学习目标】
1、 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形成、特征和性质及移动规律。
2、 掌握冬夏季高低气压中心的分布。
3、 掌握季风环流的形成、风向和分布。
【重难点】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形成、特征和性质。
【导读】
1、大气环流概念: 。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期的平均状态。
2、成因与意义: 。
3、单圈环流:完成课本33页活动题。
4、三圈环流:
(1)形成的前提条件:a、地表均一;b、太阳直射赤道、c、地球自转(考虑地转偏向力)
(2)形成过程:见课本。共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5、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原因: ;移动规律:
6、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时间
|
温度
|
气压
|
切断气
压带
|
北太平洋
|
北大西洋
|
亚欧大陆
|
7月
|
陆高海低
|
陆低海高
|
|
|
|
|
1月
|
陆低海高
|
陆高海低
|
|
|
|
|
7、季风环流的概念: 。典型地区: 和 。
【导思】
1、气压带的比较
气压带
|
个数
|
分布
|
成因
|
特征
|
气流
|
性质
|
赤道低压带
|
|
|
|
|
|
|
副热带高压带
|
|
|
|
|
|
|
副极地低压带
|
|
|
|
|
|
|
极地高压带
|
|
|
|
|
|
|
2、风带比较
风带
|
个数
|
分布
|
北半球风向
|
南半球风向
|
性质
|
低纬信风带
|
|
|
|
|
|
中纬西风带
|
|
|
|
|
|
极地东风带
|
|
|
|
|
|
3、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项目
|
东亚季风
|
南亚季风
|
|
成因
|
|
|
|
冬季风
|
源地
|
|
|
风向
|
|
|
|
性质
|
|
|
|
夏季风
|
源地
|
|
|
风向
|
|
|
|
性质
|
|
|
|
分布地区
|
|
|
① ②
|
甲 60°N 乙
|
1、 读北半球中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是盛行西风
2、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
A、赤道低压带 B、副热带高压带 C、极地高压带 D、副极地低压带
丙气压带
|
甲 风 带
|
乙 风 带
|
A、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
B、受甲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C、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
等压线
|
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读图回答3-5题。
3、图示低压的名称是
A.印度低压 B.冰岛低压
C.澳大利亚低压 D.阿留申低压
4、图示高压强盛时可能为几月份
A.1月 B.5月
C.10月 D.7月
5、此时我国盛行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6、读北半球一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A、B气压中心的名称:A ,B 。
(2)A气压形成的原因是 ,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