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生物科学案
周次8 编号5时间10.10 主编:庞乃权 审定: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课时)
【学习目标】1.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重点)
2.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学习过程】
【导读】一、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结构基础——
(1)突触的组成: , ,
(2)突触的类型
轴突—— 型
(3)神经递质:存在于 内,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使后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
(4)请画出一个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参考课本19页)
2、兴奋传导的过程
兴奋→ →突触小泡→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
3、兴奋传递的特点
(1)单向传递
①传递方向:(一个神经元) →(后一个神经元)
②单向传递的原因:由于神经递质存在于 的突触小泡内,只能由 释放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
(2)突触延搁
由于神经递质的释放、扩散及对后膜的作用需较长的时间,所以兴奋在突触中的传导速度要比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得多。
4、兴奋经过突触的传递方式: 信号→ 信号→ 信号
二、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1.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脑干及_______,它们分别调控某些特定生理功能。
2.一般来说,脊髓的____________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____________。
3.人的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中____________的部位。既可感知外部世界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4.________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涉及听、说、读、写,这些功能与__________有关,这些区域受损会引起各种言语活动功能障碍。如_________,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
(1)突触小泡释放的递质:
(2)递质移动方向:
(3)信号转换:
(4)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因此,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神经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2.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细胞间传导比较
|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神经元细胞间的传递 |
信 号 形 式 |
|
|
传 导 速 度 |
|
|
传 导 方 向 |
|
|
注意: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导是单向的,导致神经冲动在整个神经系统中的传导是单向的,传导所经历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传导途径中突触的多少。
【导练】1.大脑皮层中的S区受损后引起的症状是 ( )
A. 运动性失语症 B. 听觉性失语症
2. 右图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
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③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
B.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①处膜外电流方向是b→c
C.经④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
D.③内的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