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生物科学案
周次:11 编号17 时间:11.1. 主编:庞乃权 审定: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一)
学习目标:
1.列举种群的特征
2.初步学会用样方法探究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方法。
3.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学会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重点难点:
初步学会用样方法探究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方法。
学习过程:
目标一、列举种群的特征
【导读】
种群是指 。
正因为种群是同种个体通过特定的关系构成的群体,所以种群与个体相比具有数量特征。而种群的种群数量特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
【导思】
1.种群密度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种群密度特点:同一环境条件下,不同物种不一样;同一物种不同环境条件下也不一样。
3.调查方法:_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_法。
例如,如果要调查某麦田中播娘蒿这种杂草的种群密度,可用_________法,如果要调查某麦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应用___________法。如果在1公顷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被标记的鼠15只,那么该麦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约为____________只/公顷。
【导练】
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0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0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则池塘中共约有鲫鱼
A.29条 B.360条 C.390条 D.394条
目标二: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导读】
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区别:
【导思】
一、提出问题
确定要探究的问题是校园草坪中 植物的种群密度。
二、设计实验
将校园草坪分成 个样方并记录你所探究的种群个体数量--------计算种群密度--------得出结论
三、实验过程
(1)材料用具
皮尺(或卷尺),尼龙绳,木橛子,钢笔(或圆珠笔),计录本等。
(2)方法步骤及结果记录
1.确定调查对象
本探究所调查的种群是 。
2.选取样方(等距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是当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采用的方法,是在长方形地段上,先将调查总体分为若干等份,由抽样比率决定距离或间隔,然后按这一相等的距离后或间隔抽取样方的方法。例如:长方形总体为
3.样方的大小为 ;样方数量为 个。
(3)观察现象
1、计数
各样方内该种群的数量分别是:(例如)
样方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种群数量(株) |
|
|
|
|
|
|
|
|
|
|
2、 计算种群密度
各样方种群数量的平均值是 。
四、实验结论
校园草坪中 种群密度 。
【导练】
进行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调查时,我们选取样方的大小是 ( )
A长宽各
小结:
在实际调查中,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即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