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仁一中高二年级数学学案
周次 编号 时间 主编:杨晓春 姚建军校对:薛平印
课题:求曲线的方程
(一)学习目标:1.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
2.了解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的初步知识和观点;
3.初步掌握求曲线的方程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求曲线的方程
●教学难点 求曲线方程一般步骤的掌握.
(三)学习过程:导读:师:上一节,我们已经建立了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的概念.利用这两个重要概念,就可以借助于坐标系,用坐标表示点,把曲线看成满足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或轨迹,用曲线上点的坐标(x,y)所满足的方程f(x,y)=0表示曲线,通过研究方程的性质间接地来研究曲线的性质.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方法.
导思1.解析几何与坐标法:
我们把借助于坐标系研究几何图形的方法叫做坐标法. 在数学中,用坐标法研究几何图形的知识形成了一门叫解析几何的学科.因此,解析几何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一门数学学科.
2.平面解析几何研究的主要问题:
(1)
(2)
说明:本节主要讨论求解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
例1 设A、B两点的坐标是(-1,-1),(3,7),求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
解:设M(x,y)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也就是点M属于集合
.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M所适合条件可表示为:
将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
x+2y-7=0 ①
我们证明方程①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
(1)由求方程的过程可知,垂直平分线上每一点的坐标都是方程①解;
(2)
即点M1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由(1)、(2)可知方程①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
师: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求曲线(图形)的方程,一般有下面几个步骤:
(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有序实数对(x,y)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M的坐标;
(2)写出适合条件P的点M的集合P={M|P(M)};
(3)用坐标表示条件P(M),列出方程f(x,y)=0;
(4)化方程f(x,y)=0为最简形式;
(5)证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说明:一般情况下,化简前后方程的解集是相同的,步骤(5)可以省略不写,如有特殊情况,可适当予以说明.另外,根据情况,也可以省略步骤(2),直接列出曲线方程.
例2 已知一条曲线在x轴的上方,它上面的每一点到点A(0,2)的距离减去它到x轴的距离的差都是2,求这条曲线的方程.
解:如图所示,设点M(x,y)是曲线上任意一点,
导练:课本P37练习2,3
P37习题 A组 3,4 组 2
(四)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