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语文学案
周次:8 编号:45 日期: 主编:刘莺燕 曹 莉 审批:
六国论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三、四自然段意义及其重点字义、用法
2.分析后三个自然段的内容,并明确其作用
重点:翻译第三、四段,了解重点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难点:分析三、四两个自然段的内容,并明确其作用
【导思一】翻译第三自然段,了解重点字的意义及用法
重点字词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 ,何哉?
译: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 不赂秦。
译: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 也。
译:
至丹以荆卿: 为计,始速: 祸焉。
译:
向: 使: 三国名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译:
则胜负之数: ,存亡之理:
译:
当: 与秦相较: ,或未易: 量:
译:
思考:
1、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2、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4、本段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导思二】翻译第四自然段,了解重点字的意义及用法
并力西向: ,则吾恐秦人食之: 不得下咽也。
译:
为: 国者无: 使: 为: 积威之所劫: 哉。
译:
思考:
1、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2、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3、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导练】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向:①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
②并力西向 ( )
理: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 )
②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 )
③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 )
④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 )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