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学案
周次: 编号:10时间: 主编:宋进明 审阅:
第10课 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重点】:两次鸦片战争及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难点】: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导读】
原因
直接原因:
英军的侵略 经过 第一次 鸦片战争
第一阶段:1840—1841
中国人民的反抗:
割地
结果签订《 》 赔款
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
第二次 鸦片战争
原因:
经过: 第一阶段(1856--1858),签订《 》
第二阶段(1858--1860),签订《 》
结果: 签订《 》和《 》
影响:
【导思】
(19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和英国比较表)
国 别 |
中 国 |
英 国 |
社会形态 |
没落的封建社会 |
兴盛的资本主义社会 |
经济基础 |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
军事力量 |
装备陈旧,军纪败坏 |
船坚炮利,战斗力强 |
对外政策 |
闭关政策 |
殖民政策 |
综合国力 |
日趋衰落 |
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
从鸦片战争前夕中英的对比中,能看出鸦片战争发生时的什么问题?又预示了什么?
【导练】
[例1]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 )
A.中国不能单独决定关税税率
B.英国有权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
C. 中国海关须由外国人管理
D. 中国关税必须保持低税率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英《南京条约》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准确记忆以及理解能力。鸦片战争以前,在关税问题上,中国享有完全的独立自主权,但《南京条约》中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一规定表明中国丧失了关税问题上的自主权,但也并不意味着英国有权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
【答案】A
四、检测练习
1.英法联军洗劫举世闻名的圆明园是在( )
A. 1856年 B. 1858年 C. 1859年 D. 1860年
2.规定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五口通商章程》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政府腐朽无能 B.英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C.林则徐虎门销烟 D.英国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的需要
4.“大英钦差各等大员……可在京师,或长行居住,或随时来往,总候本国谕旨遵行。”该项规定出自( )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5.“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通过此项不平等规定,英国获得的侵略权益是( )
A.增开通商口岸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的特权 D.传教士可以自由传教
五、课堂小结
鸦片战争迫使中国社会转型,在世界发展的潮流面前,中国已不可能维持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面临的新变局也是所有落后国家都面临的问题,只不过中国是一个大国,又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社会变革的道路更艰难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