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化学学案(39)
周次:9 时间:2011.10 主编:王志军 审核:
化学平衡(二)
学习目标:
1、掌握浓度、压强、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涵义,
重点难点: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学习过程:
目标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导读:教材[实验2—5]
写出K2Cr2O7溶于水中存在的平衡方程式:
FeCl3溶液与KSCN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导思:⑴通过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⑵在v—t图中表示出增加FeCl3和增加NaOH溶液后,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
导读:
1、改变反应物(生成物)浓度,只能使正反应(逆反应)速率瞬间增大或减小
2、只要正反应速率在上面,逆反应速率在下面,即v正>v逆化学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之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只要是增大浓度,不论增大的是反应物浓度,还是生成物浓度,新平衡状态下的反应速率一定大于原平衡状态;减小浓度,新平衡条件下的速率一定小于原平衡状态。
导练1:可逆反应C(s)+H2O(g) CO(g)+H2(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改变下列条件,能否引起平衡的移动?CO浓度有何变化?
①增大水蒸气浓度 ②加入更多的碳 ③增加氢气浓度
导练2、FeCl2溶液呈浅绿色,其中存在着下列平衡: Fe2++2H2O Fe(OH)2+2H+
往该溶液中滴加盐酸,发生的变化是
(A)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溶液由浅绿色变成黄色 (D)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深绿色
导思:由FeCl2改为Fe(NO3)2,将发生什么变化呢?
目标二、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对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 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 移动。
导思:
①.对于2HI(g) H2(g)+I2(g),改变压强化学平衡是否移动?
②.如果平衡混合物都是固体或液体 ,改变压强化学平衡是否移动?
③.加入惰性气体后平衡体系是否发生移动?
思考: 对平衡N2+3H2 2NH3
(1)如果在恒温恒容下加入氮气,平衡向 移动。
(2)如果在恒温恒容下加入氨气呢?加入氩气又怎么样呢?
(3)如果需要增加氢气的转化率,可以有什么办法?
(4)如果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 ,氮气的转化率 。
目标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导读:教材[实验2—7]写出相关实验的方程式:
结论:如果升高温度,平衡向 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
的方向移动。
导思:温度的变化对任何一个可逆反应都有影响吗?
目标四、催化剂的影响
催化剂能够 的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所以使用催化剂 使平衡发生移动,但是可以 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
【总结】:勒沙特列原理:如果 的一个条件,平衡就向 方向移动。
注:勒沙特列原理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溶解平衡,水解平衡,状态平衡等所有的动态平衡。
导思:⑴化学平衡移动的实质是什么?
(2)平衡发生移动的标志是什么? (3)化学平衡移动方向如何判断?
导练3、等物质的量的A B C D四种物质混合,发生如下反应: aA(?)+bB(?) cC(s)+dD(?)当反应进行到一定时间后,测的A减少nmol ,B减少n/2mol,C增加3n/2mol,D增加nmol,此时达到了平衡状态。
(1)该反应的各物质的系数
(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则A 态,B 态,D 态。
(3)若只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知四种物质的量又达到相等,则该反应是 (吸热、放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