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化学学案50
周次 11 时间 主编 李强 审核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1)
学习目标
1、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概念、表达式、建立过程及特征
2、理解影响溶解平衡的因素
3、掌握沉淀反应的应用
学习重点、难点:沉淀反应的应用
学习过程
目标一、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概念、表达式、建立过程及特征
【导读】阅读《选修4》第61~62页
【导思】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难溶强电解质溶于水,当 和
相等时,形成 溶液,达到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2、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表达式:
(1)AmBn ;(2)Al(OH)3 ;
(3)Ag2S 。
3、溶解平衡的建立过程:
4、溶解平衡的特征:
【导练】1、下列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等
B.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沉淀的速率和溶解的速率相等
C.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相等,且保持不变
D.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将促进溶解
目标二 影响溶解平衡的因素
1内因: ;
2外因:遵循 原理。
(1)浓度:加水,平衡向 方向移动。
(2)温度:绝大数难溶盐的溶解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多数平衡向 方向移动。
少数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如 的溶解平衡。
(3)同离子效应:向平衡体系中加入相同的离子,使平衡向 的方向移动。
【导练】2、将足量BaCO3分别加入:① 30mL 水 ②10mL 0.2mol/LNa2CO3溶液
③50mL 0.01mol/L 氯化钡溶液 ④100mL 0.01mol/L盐酸中溶解至溶液饱和。
确定各溶液中Ba2+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
【导练】3、把Ca(OH)2固体放入一定量的蒸馏水中,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Ca(OH)2(s) Ca2+(aq)+2OH-(aq),当向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后,若温度保持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溶液中Ca2+数目减少 B.溶液中c(Ca2+)增大
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溶液pH值增大
目标三、沉淀反应的应用
【导读】请同学们阅读《选修4》第62~65页,完成下面知识点的复习。
【导思】1、沉淀的生成方法及应用:
(1)调节PH法:如
(2)加沉淀剂法:写出使用Na2S、H2S作沉淀剂使Cu2+、Hg2+形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3)应用:
2、沉淀溶解的原理、方法及离子方程式:
(1)沉淀溶解的原理:设法从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不断移去沉淀溶解、电离出的离子,如使生成更弱电解质,可达到使沉淀溶解的目的。
(2)沉淀溶解的方法
酸溶解法:
盐溶解法:
(3)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如Mg(OH)2中加入NH4Cl溶液
3、沉淀的转化
(1)写出课本实验【3-4】、【3-5】的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及CaCO3转化成 CaSO4,ZnS、PbS转化成CuS的离子方程式
(2)沉淀转化的实质是
(3)沉淀转化的特征:
(4)应用:
【导练】4、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温下在水中溶解能力AgCl>AgBr>AgI
B.在AgCl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NaBr溶液有AgBr沉淀生成
C.在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NaCl溶液不可能有AgCl沉淀生成
D.在AgI饱和溶液中加入NaI固体有AgI沉淀析出
5、为了除去NH4Cl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调节pH至7~8,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这种试剂是( ) A.NH3•H2O B.NaOH C.Na2CO3 D.MgO
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会了 还存在的问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