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化学学案(65)
第15 周 时间:2011.11 主编:罗伟 审核:
配合物理论简介
学习目标:
1、了解配位键、配位化合物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理解配合物的形成、转化及应用
学习重点:配位化合物的形成、转化及应用
学习难点:配合物理论
学习过程:
目标一、配位键、配位化合物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导读】阅读教材P41探究实验2—1,把相应现象填入教材P41表格中,
【导思】1:为什么CuSO4 •5H2O晶体是蓝色而无水CuSO4 是白色?
结论: 。
【导思】2:(1)什么是配合物?其成键条件是什么?
(2)指出硫酸四氨合铜中的:内界 外界
中心原子 配位体 配位数
在配合物[Co(NH3)6]Cl3中,中心离子是 ,配位体是 ,中心离子和配位体构成了配
合物的 ,通常把它们放在括号内,内界中配位体总数称为 。Cl-称为 ,内
外界之间形成了 键,在水中 电离。
(3)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式-
①四水合铜离子 ②硫酸四氨合铜
③硫氰化铁 ④四水合铜配离子的结构式
⑤铜氨配离子的结构式 ⑥[Ag(NH3)2]OH的名称
【导练】1、以下微粒含配位键的是:①N2H5+ ②CH4 ③OH- ④NH4+ ⑤Fe(CO)3
⑥Fe(SCN)3 ⑦H3O+ ⑧Ag(NH3)2OH ( C )
A.①②④⑦⑧ B ③④⑤⑥⑦ C.①④⑤⑥⑦⑧ D.全部
【导练】2、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提供孤对电子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的是 ( )
①H2O ②NH3 ③F— ④CN— ⑤CO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目标二:配合物的形成、转化及应用
1、 实验2—2中,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氨水,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继续加氨水得到 色的透明溶液,生成
的配合物中阳离子的结构式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这说明 离子转化成了 离子,若加入极性较小的溶剂如乙醇,将析出 色的化学式为 的晶体。
2、 实验2—3中,向含有Fe3+ 的溶液中,加入1滴KSCN溶液,现象为
,有关离子方程式为 ,
该反应可用于 。
【导思】3、小结已经学过的:检验Fe2+ 、 Fe3+ 的方法
【导练】3、下列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含有大量Al3+的溶液:Na+、NH4+、SO42-、Cl-
B.c(H+)=1×10-13mol•L-1的溶液:Na+、Ca2+、SO42-、CO32-
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Na+、Mg2+、NO3-、SCN-
D.含有大量NO3-的溶液:H+、Fe2+、SO42-、Cl-
【导练】4、配合物在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以Mg2+为中心的大环配合物叶绿素能催化光合作用。
B、 Fe2+的卟啉配合物是输送O2的血红素。
C、 [Ag(NH3)2]+是化学镀银的有效成分。
D、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可除去硫酸锌溶液中的Cu2+
【导练】5.下列关于配位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配位化合物中必定存在配位键 B.配位化合物中只有配位键
C.[Cu(H2O)4]2+中的Cu2+提供空轨道,H2O中的氧原子提供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
D.配位化合物在半导体等尖端技术、医学科学、催化反应和材料化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课后小结】这节课我学会了: 存在的问题有:
1.配位键: 由一个原子(如A)单方面提供而跟另一个原子(如B) 的
键叫做配位键,常用符号A B表示。配位键的成键条件是:给予体有 ,接受体有 。
2.配位化合物:通常把 (或原子)与某些 (称为配位体)以 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
3.配合物的组成:在配合物[Co(NH3)6]Cl3中,中心离子是 ,配位体是 ,中心离子和配位体构成了配合物的 ,通常把它们放在括号内,内界中配位体总数称为 。Cl-称为 ,内外界之间形成了 键,在水中 电离。
4.配合物的命名:[Zn(NH3)2]SO4内界名称为 (Ⅱ),K3[Fe(CN)6]内界名为 , [Zn(NH3)4]Cl2命名为 ,K3[Fe(CN)6]命名为 ,Cu(NH3)4]SO4命名为 , [Ag(NH3)2]OH命名为 。K[Pt(NH3)Cl3] 读作 。w.w.w.k.s.5.u.c.o.m
【典题解悟】
例1: 以下微粒含配位键的是:①N2H5+ ②CH4 ③OH-④NH4+⑤Fe(CO)3⑥Fe(SCN)3
⑦H3O+⑧Ag(NH3)2OH
A.①②④⑦⑧ B ③④⑤⑥⑦ C.①④⑤⑥⑦⑧ D.全部
解析:形成配位键的条件是一个原子(或离子)有孤对电子,另一个原子(或离子)有空轨道。在②CH4 ③OH-中中心原子碳和氧价电子已完全成键,没有孤对电子。
答案:C
例2.下列关于配位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配位化合物中必定存在配位键
B.配位化合物中只有配位键
C.[Cu(H2O)6]2+中的Cu2+提供空轨道,H2O中的氧原子提供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
D.配位化合物在半导体等尖端技术、医学科学、催化反应和材料化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思路解析:配位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配位键,但也可能含有其他化学键,Cu2+有空轨道,H2O中氧原子有孤对电子,可以形成配位键,配位化合物应用领域特别广泛,D选项中提到的几个领域都在其中。
答案:B
【当堂检测】
1.下列不属于配离子的是w.w.w.k.s.5.u.c.o.m
A.[Ag(NH3)2]+ B.[Cu(CN)4]2- C.Fe(SCN)63- D.MnO4-
2.在[Pt(NH3)4]Cl2中Pt2+ 离子的配位数是
A.1个 B.2个 C.4个 D.6个
3.对于配合物[Co(NH3)5Cl]Cl2的名称正确的是
A.氯化氯氨合钴 B.氯化氯氨合钴(III)
C.氯化一氯五氨合钴 D.氯化一氯五氨合钴(III)
4.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都存在着配位键的是
A.NH3、H2O B.NH4+、H3O+ C.N2、HClO D.[Cu(NH3)4]2+、PCl3
5.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和配位键的化合物是
A.NH4NO3 B.NaOH C.H2SO4 D.H2O
6.向下列配合物的水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不能生成AgCl沉淀的是
A.[Co(NH3)4Cl2]Cl B.[Co(NH3)3Cl3] C.[Co(NH3)6]Cl3 D.[Co(NH3)5Cl]Cl2
7.Co(III)的八面体配合物化学式为CoClm•n NH3,若1 mol配合物与AgNO3作用生成 1 molAgCl沉淀,则m、n的值是
A.m=1,n=5 B.m=3,n=4 C.m=5,n=1 D.m=4,n=5
8.在[Co(NH2CH2CH2NH2)3]Cl3中Co3+的配位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6个
9.对H3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O原子采取sp2杂化 B.O原子采取sp3杂化
C.离子中存在配位键 D.离子中存在非极性键
10.已知硫酸铅难溶于水,也难溶于硝酸,却溶于饱和醋酸铵溶液,其化学方程式为:
PbSO4+2CH3COONH4===(CH3COO)2Pb+(NH4)2SO4,则醋酸铅中不含有的化学键是
A.非极性共价键 B.离子键 C.配位键 D.氢键
11.向盛有少量NaCl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少量AgNO3溶液,再加入氨水,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先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足量氨水后沉淀消失
B.生成的沉淀为AgCl,它不溶于水,但溶于氨水,重新电离成Ag+和Cl—
C.生成的沉淀为AgCl,加入氨水后生成了可溶性的配合物Ag(NH3)2Cl
D.若向AgNO3溶液中直接滴加氨水,产生的现象也是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又消失
12.在K+、Na+盐中,只有少数盐是微溶于水的,这些微溶于水的盐可用来鉴定K+、Na+。如鉴定K+可用亚硝酸钴钠[Na3Co(NO2)6]:
Na++2K++[Co(NO2)6]3—===K2NaCo(NO2)6↓(亮黄色)
下列哪些离子的大量存在可能会干扰K+的鉴定
A.H+ B.OH- C.NO2- D.Co3+
参考答案
1.D 2.C 3.D 4.B 5.A 6.B(外界无Cl—的不能生成AgCl沉淀) 7.B(由1mol配合物生成1mol AgCl知外界有1个Cl—,则内界有2个Cl-,m=1+2=3;又因为为正八面体,共有6个配位体,则n=6-2= 4)
8.D 9.BC 10.BD 11.B 12.AB(配离子有一定的稳定性,H+可与NO2—生成HNO2,OH—可与Co3+生成Co(OH)3,从而破坏配离子的稳定性)
高二年级化学配餐作业(37)
周次: 时间:2011.5 班级: 姓名: 主编:王志军 审核:
基础题1.下列属于配合物的是( )
A.NH4Cl B.Na2CO3.10H2O C.CuSO4. 5H2O D.Co(NH3)6Cl3
2.对于配合物中位于中心位置的中心形成体的正确说法是( )
A.一般是金属阳离子
B.一般是金属阳离子,中性原子,也可以是非金属阳离子或阴离子
C.只能是金属阳离子 D.以上几种说法都对
3.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提供孤对电子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的是 ( )
①H2O ②NH3 ③F— ④CN— ⑤CO
A.①② B.① 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4.配合物在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以Mg2+为中心的大环配合物叶绿素能催化光合作用
B.Fe2+的卟啉配合物是输送O2的血红素 C.[Ag(NH3)2]+是化学镀银的有效成分
D.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可除去硫酸锌溶液中的Cu2+
5.下列微粒:①H3O+ ②NH4+ ③CH3COO- ④ NH3 ⑤CH4中含有配位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④⑤ D.②④
6.关于配位键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提供电子对的原子一般要有孤对电子 B.接受电子对的原子一般要有空轨道
C.任意两个原子间都可以形成配位键 D.配位键一般是单键,和普通单键性质不同
7.气态氯化铝(Al2Cl6)是具有配位键的化合物,分子中原子间成键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将图中是配位键的斜线上加上箭头,下列4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
8.在CuCl2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CuCl4]2-+4H2O===[Cu(H2O)4]2++4Cl-
绿色 蓝色
A.将CuCl2固体溶于少量水中得到绿色溶液 B.将CuCl2固体溶于大量水中得到蓝色溶液
C.[CuCl4]2-和[Cu(H2O)4]2+都是配离子 D.从上述平衡可以看出[Cu(H2O)4]2+比[CuCl4]2-稳定
9.已知信息:[Cu(NH3)4]SO4的电离方程式:[Cu(NH3)4]SO4=[Cu(NH3)4]2++SO42-。具有6个配体的Co3+的配合物CoCl¬m•nNH3,若1 mol此配合物与足量的AgNO3溶液反应只生成1 mol AgCl沉淀,则m, n的值分别是 ( )
A.m=1, n=5 B.m=3, n=4 C.m=5, n=1 D.m=3, n=3
10.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下列对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2+的浓度不变。
B.沉淀溶解后,将生成深蓝色的配合离子[Cu(NH3)4] 2+。
C.向反应后的溶液加入乙醇,溶液将会没有发生变化,因为[Cu(NH3)4] 2+。不会与乙醇发生反应。
D.在[[Cu(NH3)4] 2+。离子中,Cu2+给出孤对电子,NH3提供空轨道。
11.Co(NH3)5BrSO4可形成两种钴的配合物 ,已知两种配合物的分子式分别为[Co(NH3)5Br]SO4 和[Co(SO4)(NH3)5]Br。
(1)若在第一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BaCl2 溶液时, 产生 现象 ;
(2)如果在第二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产生 现象,
(3)若在第二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入 AgNO3溶液时,产生 现象。
13.亚硝酸根NO2-作为配体,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氮原子提供孤对电子与中心原子配位;另一是氧原子提供孤对电子与中心原子配位 。前者称为硝基,后者称为亚硝酸根。
[Co(NH3)5NO2]Cl2 就有两种存在形式,试画出这两种形式的配离子的结构式。
时间: 规范+整洁: 较好 需努力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35号答案1.D.2.C.D. 3. B.4.D5.A.6.D.7. B.8. D. 9.A. D.10.A11. B.12.C. 13. D.
14、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中心原子上有孤对电子、B、N、
B原子上无孤对电子,三个价电子都形成共价键;N原子上有一对孤对电子跟中心原子N周围的σ键相互排斥形成。 15、直线、V形、三角锥形、正八面体
16、2. 2.V形\2. 2.V形\0. 3.正四面体\0. 4.四面体\0. 4.平面三角形
17、三角双锥形、三角锥形、平面三角形、正四面体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4)
配合物理论简介
2、AD、3、B、4、D、5、D、6、A、7、AB、8、D、9、D、10、B、11、B
11、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淡黄色沉淀
12、Cu2+ +4H2O=[Cu(H2O)4]2+、[Cu(H2O)4]2++ 4NH3=[Cu(NH3)4]2++ 4H2O
NH3•H2O =NH4++OH-
升高、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