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生物科配餐作业 周次 12 编号:22 日期:11.8 主编:庞乃权 审定: 班级 姓名
1.建立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主要不是为了( )
A.单纯计算种群在一定时间的个体数量 B.描述种群数量的变化
C.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D.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
2.建立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一般不需要 ( )
A.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
B.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据形式,对种群数量变化进行表达
C.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对数学模型(公式或曲线)进行检测或修正
D.进行对照实验
3.生物种群的“J”型曲线增长的理想条件不包括( )
A.物种的繁殖能力强
B.食物和生存空间充裕
C.气候适宜
D.没有敌害
4.种群“J”型 增长的条件是( )
A.在资源和空间无限多的环境下 B.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环境下
C.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的条件下 D.在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的条件下
5.在下列哪种条件下,种群数量会呈“J”型增长曲线增长( )
A.在实验室或自然界理想条件下 B.在适宜条件下,空间条件受到限制
C.在适宜环境中,食物开始出现不足 D.在适宜环境有了天敌的出现
提高题:
6.呈“J”型增长曲线增长的种群,其种群特征没有( )
A.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B.年龄组成呈金字塔型
C.生存的空间和食物条件充裕
D.种内斗争剧烈
7.某种细菌常以20min分裂一次,在理想条件下,某种细菌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中的数学公式是( )
A. Nt= N0λt B. Nt= t N0λ
8.下图中表示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下,“小球藻分裂繁殖中的细胞数量”“鸡产蛋数量(每天产一枚)”和“竹子自然生长的高度”这三种现象与时间的关系依次是( )
A.乙、甲、丁 B.甲、丙、乙
C.丙、甲、乙 D.丁、乙、丙
9.“S”型种群增长曲线表示( )
A.种群在经过一定时间增长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状态
B.种群在经过一定时间增长后,种群数量趋于继续增长趋势
C.种群在经过一定时间增长后,种群数量趋于下降趋势
D.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的曲线
10.种群的K值表示( )
A.J型增长曲线中的最大值 B.S型增长曲线中的最大值
C.理想条件下的种群增长的最大值 D.一定环境条件下的种群增长的最大值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一种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在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B.各种不同种群的K值都相同
C.种群数量达到K值,都能在K值维持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
D.一种生物种群的K值始终都是相同的
12.大多数种群数量级的K值在一定的有利环境条件下( )
A.总是在波动中 B.总会下降
C.总会消亡 D.变化无常
13.一般来说,一种生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中( )
A.总是相同 B.总是不同
C.总是波动 D.总是上升的或下降的
选做题:
时间 A B
14.下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线图,据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⑴某种群生活在一个较理想的环境中,则此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是 。
⑵如果此种群生活在一个有限制的自然环境中,种群的个体数量增长的曲线可能
时间 规范+整洁 较好 需努力
是 。其A与B曲线间的阴影部分表示为因种内生存斗争而 的个体数。
⑶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种群的 、 、 及 等。
⑷当种群生活在一个有限制的自然环境中,因自然环境或人类活动的干扰,种群的生活条件转为不利条件时,此时各群的增长会 。
配餐29答案
1-5 CBCBD 6-7BA 8. (1)增长 年幼 年老 种群密度 (2)①幼年、成年个体 老年个体 ② 雌 雄 ③幼鸡 饲养条件 成活率 增长型。9. (1)① 选取的样方面积不对。应取物种数量达到稳定的最小面积
③ 对种群密度值的估计方法不对。应以调查样方的单位面积中种群个体数量的均数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2)随机取样 见下图10.(1)D (2)B.C (3)乙 稳定 甲 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