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校园文化 传承校园精神
2014级校园记者部部长 531班袁铮瑶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记者部部长531班袁铮瑶,很感谢学校领导给予我的信任,让我有机会做这次讲话,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校园文化,传承校园精神”。
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文化?我认为对文化最为准确的解释应当是《庄子》所言:“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当文化融入校园,这二字又当如何解释?一般认为,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导,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由校园精神、校园环境和校园活动三个基本要素构成,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的营造,使生活在其中的个体逐渐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对既定文化产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精神、心理、性格的塑造,而学生社团,便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我校的办学思想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本”,而学生社团的文化活动正是“以人为本”办学理念的一大实践,社团活动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实践创新能力营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作为校记者部的一员,今天,我想从我个人以及学生社团的角度来谈一谈校园文化建设。
记者部自2012年成立至今已有4年时间,在校办公室杨其富主任,张伟副主任和朱志忠副主任的带领下一步步发展壮大,一步步推陈出新,2012届部长王福财同学初步制定了社团的规章制度以及常规工作的安排;2013届部长马飞宇同学以每日校园新闻的形式与清泉广播站建立了关系,加强了社团间的联系,扩大了校园文化的影响;2014届部长付小超同学创立摄影组,招纳摄影人才,进一步拉近了校园生活与学生社团的距离,推进了校园文化的传播,当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的手中,“如何创新”成了我刚接手社团时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谈创新时说:“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创新是什么?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开拓,在传承的基础上传播。在接下来的社团工作中,不仅要创新,更要做到高效的创新。记者部是一个文学性质的社团,学校早些年成立的“大槐树文学社”也以文学立社,我想既然校报版面有限,那么为何不以此为基础,为校园中热爱文学的同学们开辟一片天地呢?于是在记者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以记者部的名义初步重建了大槐树文学社,并定下了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出版一份社刊的目标,详细制定规划了任务及分配,虽然在后期的实践中由于缺乏经验,在收集稿件、统筹编排等方面出了许多问题,耽误了许多时间,但多亏了校办公室张伟副主任的宏观指导,文印室杨老师的帮助以及记者部成员们的集体协作,社刊终于在磕磕绊绊的摸索中进入发行的尾声。
记者部是一个服务于校报的团体,以每日清晨播送的校园新闻为媒介扩大校报日常影响力,以每次考试的优秀师生采访或是主题月的特定人群采访,以及面向全体高一班级征收的每月稿件为校报提供文字素材,以部内美编、摄影成员的作品为校报提供艺术素材,在2015~2016这一学年中,我们在认真完成这一系列常规工作的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社团活动,如在家长会、新生军训、高三三模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中组织街头采访,不限对象,不限地点,以主题内容为“点”,分散各类问题为“线”,将内容涵盖成“面”,从而完善校报内容,贴近校园生活,提升同学们的文化自觉,从而推进校园文化的传播。同时,我们在2015年高三毕业生离校前开展母校寄语活动;在本学期伊始与兄弟社团主持组举办了以“文才与口才孰轻孰重”为主的辩论赛,展现了成员风采的同时增进了两社团间的情谊。
在建设校园文化中,“纪律”这一点犹为重要,身为社团成员,我们更应当严于律己,在校园活动中要发光发热,在学习生活中要踏实做人,“少违纪,不违纪”是我们的目标,“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更是我们的准则。《淮南子》有言:“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纪律是工作的保证,没有良好的作风,就没有发展的必要,所以在这里,我想向所有学生社团提出呼吁:正本清廉,加强社团自身纪律建设!
建设校园文化,社团作为载体,要求我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校报记者作为弘扬校园文化的一支主力军,更要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引领新风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思想道德修养,认真贯彻学校规章制度,推动校园文化净化与创新,努力做到校园文化“为同学抒写,为同学抒情,为同学抒怀”的使命要求。
接手记者部至今已有一年光景,很感谢各位老师、同学在这一年中对记者部工作的支持与鼓励,这给予了我们发展的动力,让我们取得了如今的小小成就。也十分感谢这一年与我并肩作战的各位朋友,这一年桎风沐雨,还好有你们相伴,这一年艰难坎坷,还好有你们与我一同面对。我仍然深深记得为大槐树文学社奔波操劳的你们,记得大型采访前努力准备的你们,记得培训新生的激情澎湃的你们,记得座谈会时文采斐然的你们。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时说:“昨天,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今天是人间正道是沧桑;明天,是长风破浪会有时”,马上,我们这届成员就要升入高三了,使命即将交给高一的新生力量,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陈规成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如何稳步前进,如何求实创新,是后来者的任务,保持全校师生的血肉联系,以优良作风把同学们凝聚在一起,以优秀品质开展文化建设活动,决定着社团事业的成功,决定着校园文化的活力,我真诚的希望我校社团活动能够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为我校各项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我代表记者部高一、高二全体成员预祝我校高考再创佳绩,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