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之初,百草初盛,树木华滋,适逢感恩思源之月,念寸草犹知报晖,人岂无情!故作此书。儿作此书时,万千思绪,难寻其源,不知何处落笔。
儿自幼顽劣,性行乖张,年幼而嬉戏不觉,及至求学,方见拙劣,玩物之闲情有余而求学之志力不足。其时年少不知忧,而父母为忧。夙夜切虑,竭心尽力。灯影摇曳,暮色四合而不知困倦;夏日灼灼,冬夜凛凛而未尝懈怠。父母用心如此,儿亦不敢不尽其力。往来一岁有余,方茫然而知其境,彳亍而行其途。儿虽愚拙,卒得以略知一二者,赖父母之力也。尔来七载,渐立心智,然戾气未脱,处事未明,所以未失本心者,盖父母之指摘引携也。
儿常思,吾生幸甚,沐浴父母之恩,此一幸也;父母明达知儿心,此二幸也;父晓理而母雅正,此三幸也。
儿今十七,然于德于行,于学于力,可报者未几,而父母之命,尊长之言,多有违拗。儿有时彻夜反侧,汗流浃背,恐无以报十七载之心血。
故儿谨言慎行,恐添父母之忧;常作促膝,以增父母之乐;儿潜心求知,深思广学,踽踽于远道,汲汲于上下。所谓前路漫漫,其修也远,儿将砥砺前行,琢以成器,来年必腾跃龙门,题名金榜,以慰父母之忧劳心血。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儿实惭愧,无为以报。
571班 王子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