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艳菊,中学高级教师,一九九五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化学系,多年从事高三化学教学,二十三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执着杏坛,乐于奉献。2018年高考,她所教班级怀仁一中880班顼晓宁和李响分别夺得山西省理科第一名和第二名。曾多次被评为朔州市教学能手,多次参与山西省高考阅卷工作。
答疑解惑 狠下苦功夫
史艳菊老师的从教体会是惟有学而不厌的先行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880班是她代的怀仁一中第一届小班,这个班的孩子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特点就是问题多,课堂上一旦有不明白的地方,立马就会站起来问个清楚,“顼晓宁就是这样的孩子,他有时候问的问题会特别简单,有时候问的问题角度又很奇怪,你如果解答不了的话,可能他会一直想着这个问题。”880班的学习氛围用史艳菊的话说那是“惊心动魄”、“胆战心惊”,正是每次教学的“如履薄冰”,让史老师迫切的希望提高自己。为了不被孩子们的各种问题难住,给孩子们一个更好的解题思路,史艳菊老师自己首先下了苦功夫,凌晨三点就开始备课的她,一遍一遍的把历年高考题拿出来刷,每套试卷做3遍,每道题找出不同的解法,除了这么考,还能怎么考?学生要怎么理解?他们可能在哪个细节上出问题?这都是她每天需要考虑的内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天天如此,史艳菊老师成了大家的题库,拿出一道题,她就能立马说出是哪年高考的类似题目,解法有几种。
倾注心血 用爱打动学生
记者在问到史艳菊老师和孩子们的关系时,史老师微笑着说,和孩子们相处都很融洽,一个班有44个学生,就意味着有44个不同性格,如何才能和这群孩子们打好交道呢?她的秘诀就是:他是什么样的学生,我就是什么样的老师,你柔我柔,你直我也直,多变的沟通方式,不变的是喜人的效果。有的孩子化学基础稍微弱一点,史艳菊常常是放弃下课休息时间专门为他讲解内容,有的孩子一次考试没考好,心理压力太大躲起来偷偷哭,史艳菊过去轻轻的拍拍他的背,告诉他考完就是过去式,只要弄懂了以后不错就是收获。她就像孩子们的母亲一样,温柔的开导,轻声细语的告诫,不知不觉中,就让同学们产生信赖感。
不断学习 永远立于教育教学的最前沿
史艳菊老师说,一名化学教师要不断学习,发展自我,提高自身素养,最终目的是为了开展高效的教育教学活动,最终实现学生和自我的双向发展。除了紧张的教学工作外,史艳菊把剩下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钻研上,她的书桌上堆了满满的各种各样的专业资料,上面的批注和感悟除了为学生们讲课时服务,还有她自己对化学理论的理解。
除了各种资料,史艳菊平时也不忘向身边的人学习,在实践中发展。她经常会听别的老师讲课,史艳菊说,这也是一种相互学习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老师之间心灵沟通、学识交流和理念碰撞的过程,更是听课者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学生评价等方面的反思和构建过程。
量变引起质变,史老师《善变的苯酚》,《浅议新教材“电离平衡”的教学》,《酒中的化学——乙醇》等在山西省高中课改三优工程评比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浅议新教材的新特点——讨论》在山西省高中“两改”研讨会上评为特等奖。《新世纪呼唤高素质的化学教师》,《浅议课堂提问的技巧》等论文在山西省中学化学教学研究会第五届、第六届年会上评为一等奖、二等奖。《浅谈我对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整体性认识》,《中学化学实验课开展刍议》,《浅谈反思性教学及化学课的案例》,《高中化学“NH3”的教学案例》等多篇论文发表在《现代教师与教学》,《现代教育信息》等多种杂志上。
奋斗没有终点,史艳菊在工作中体味教育工作之崇高,在工作中发现人生奋斗之意义,在工作中享受为人师表之乐趣。这位已经培养出无数优秀学子,桃李满天下的教师,正坚定的向自己理想的国度迈进,将奋斗植入自己执著坚持的教学生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