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两纲把握学情 搞好语文复习
语文学科主任 王金山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下午好:
我代表云东校区语文学科就第一轮语文复习计划实施情况向大会做简要汇报。
一.集体备课形式两结合,努力促进老师的专业发展。
1.课前个体备课和集体交流相结合。全组每位老师对提前拿到的学案,认真研究,反复思考,把握课时目标,熟悉知识的重点难点。集体备课时,提出自己的看法,经过讨论形成共识,确定课堂操作方法,理出导学的思路。
2.定时定题有主讲的研究和随时随地的辩论相结合。除每周有主讲的规定的时间备课外,有个别问题自己就随时随地主动与同事讨论,这样,一方面强化老师对知识的把握,另一方面促进全体老师参与合作、经历合作。
二.学案制作和使用努力达到导学思路明确化,知识结构系统化,课堂操作问题化。
为此;老师们一致认为在学案制作时应注重三“小”三“明”。即;
1.课题板块切分小,拟定目标范围明;
2.理论讲解篇幅小,以练代讲线索明;
3.设定内容难度小,知识落实学情明。
学案使用力求做到:
1.针对目标导读,导思,导练,努力做到终结问题铺垫达成。
2.学生课堂上使用学案手、脑、口并用。
三.配餐的制作和使用。
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针对云东校区毕业班学生语文程度参差不齐的学情。我们坚持“零打碎敲,错综交叉多循环”定时限量的训练原则,要求做到阶段配餐“滚雪球”。这样知识链不断,知新又温故。单个配餐达到:“基础知识餐餐有,语文主观针对练”。配餐内容做到,课本知识达标题和高考水平测试题结合;早读配餐,要求既有读背的内容又有手写的内容;有美文赏析,有素材积累;有课内练习,有课外习题。
云东校区语文组老师的结构特点是年龄差距大,个人的高三教学经历悬殊。为此,我们全体老师努力实践资源互补,优势互补,一改业务本位的狭隘的专业素养观,努力构建和谐奋进的团队。
四.今后一阶段我们的工作重点是
1.进一步增强老师的事业责任感。任何事情态度决定成败,作为老师我们要真正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强化个人的业务素质,才能成为好老师队伍中的一员。
2.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课堂自习主要知识载体的学案配餐的导学功能,提高学案配餐质量。
3.真正了解学情,成为导学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4.深入研究两纲要点,分析近年来高考方向,把握好复习内容对应高考的难易程度,紧扣课本知识培养应试能力,适应可能过度新课程的高考模式和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