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副校长 仝贵军
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致力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变“教会”为“学会”。因此,课堂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是“解决两率”,即解决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有效学习率,通过有效课堂走向有效学习,形成包括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的多种学习能力,进而实现人的思维解放的目的。
近年来,我校一直致力于有效教学的探索与研究。本世纪初,提出了“合格+特长”的育人模式,并提出“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优质教育服务”的改革理念。2002年,尝试使用“配餐作业”。2003年提出“学案导学”的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推出“目标教学法”。2004年,我校教师用“目标教学法”新模式统一接受省示范高中验收组专家、领导评审,获得了好评。2007年作为省示范高中示范点展示活动的“学案导学展示观摩”赢得了全省广大同仁的一致认可。特别是“新课程改革方案”实施以来,新的领导集体又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完善管理制度,建设有效课堂”的宏观思路,把以完善“目标教学法”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纳入学校科学发展的范畴,使学校课堂的有效化、科学化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十年的实践告诉我们,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重心是不断完善深化新课程背景下的“目标教学法”,这是实现有效教学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
依托“目标教学法”来推进完善课堂教学改革,就是把教学目标作为核心和主线来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师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出示学习目标;学生围绕目标学习(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交流展示,质疑答疑;目标检测;课堂小结。通过这样一系列过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学生以学习目标为靶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的放矢,课前重视预习,课堂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课后强化提升及时巩固。目标是对课堂知识的一种重组;目标是学生对课堂要点的一种盘点;同时,目标也是师生间有效互动的桥梁。
经过几年的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怀仁一中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获得了初步的成效。在2007年省示范高中“学案导学展示观摩”的基础上,我校现阶段又进一步确立了“335”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开启了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局面。
“335”课堂教学模式是我校教学改革的亮点,也是我校这艘大船在素质教育大海中航行的一面风帆。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以“目标教学法”为主轴;以“课堂学生学习行为五种体验”为主线;以学案“导读、导思、导练”为载体,它能培养出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在现时和未来一段时期内如何深化和完善“335”课堂教学模式,我认为必须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用这种变化来激活学生课堂思维中的“盲”点。
二、积极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
三、着力解决教师备课中备学生的问题,实现教案和学案的无缝对接。
四、教研活动中,突出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让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耽误学生课堂时间的问题退出我们的课堂。
五、完善学习小组制度,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让课堂节奏更趋合理和科学。
十年漫漫长路上下求索,两代领导集体艰辛探索。如今,我校的“335”课堂教学模式已趋成形,但仍需我校全体师生不断探索、完善、创新。我坚信:这种深刻变化了的课堂教学模式必将推动我校课堂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也定能承载新课程改革的希望。
![]() |
![]() |
山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任月忠、太原师范学院教授吴丽萍指导我校课堂教学改革 | 山西省知名校长、学者观摩我校学案 |